乌克兰战争迟迟未见停火曙光,而新一轮的俄乌和平谈判又将重回土耳其伊斯坦布尔。多家俄媒20日报道称,俄乌第三轮直接会谈仍将安排在伊斯坦布尔进行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也曾公开呼吁加快谈判进程,并希望本周就与俄方再次坐上谈判桌。
尽管和平谈判再度提上议程,但从俄方最新释放的信号来看,想要真正推动停火并不容易。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在采访中明确指出,俄方的停火条件没有变化,仍然包括乌军必须全面撤离俄方当前实际控制的四个东部地区,并且乌克兰必须正式放弃加入北约,同时还要接受对本国军力规模的限制。
这些要求一经披露,乌克兰方面立刻予以否决,西方盟友也表示无法接受。这意味着,俄乌双方在核心诉求上依旧是针锋相对,谈判重启的同时,停火依然遥遥无期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佩斯科夫还特别提及普京与特朗普的关系,声称俄美两国领导人“必然会面”,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。他表示,普京与特朗普的最新一次通话是在7月3日,双方各自坚持立场,但也展现出“愿意倾听”的姿态。据佩斯科夫描述,这次对话虽不轻松,但“务实而直接”,并且特朗普明确表示愿意“尽一切努力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”。
这样的表态并不让人意外。尽管特朗普曾多次公开表示要“迅速结束俄乌战争”,但他在实际操作中却屡屡碰壁。既拿俄罗斯没辙,又无法让乌克兰低头,使得他既无威胁手段,又缺诱惑筹码。正因如此,佩斯科夫此番“乐观”预测普特会,显得更像是一场精心布设的“政治画饼”——既向国际社会展示俄方开放姿态,又借机测试特朗普的政治耐性与底线。
从多次公开表态看,普京显然更擅长在谈判桌上施展影响力。他对特朗普的性格、弱点乃至目标了如指掌,深知特朗普急于在俄乌问题上取得突破,以兑现其“解决战争”的竞选承诺。于是他不断在言辞中释放“可能达成协议”的信号,同时在实质要求上寸步不让。
这种做法的用意很明显:给特朗普描绘一个“和平在望”的美好图景,但真正的代价,却是乌克兰必须做出极其沉重的让步——不仅要放弃主权领土,还要在军事与安全政策上自废武功。对于特朗普而言,如果他想拿下一个“和平协议”的政绩,很可能就得咬牙接受这一“不平等条约”的代价。
而且,佩斯科夫还特别强调了一个信息: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是“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”,换句话说,就算特朗普愿意签字,俄罗斯也不保证立刻停火,谈判也不意味着妥协。
在这种背景下,不禁让人怀疑,普京所谓的“愿意会谈”与“重大协议”,究竟是真心求和,还是在巧妙设局?毕竟,普京已经不是第一次用外交语言“钓鱼”了。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开始,俄罗斯一方面在战场上推进既定战略目标,另一方面则不断对外释放“和平解决”的意愿,以此争取时间、转移压力、分化对手阵营。如今,这套战术又一次搬上台面,配合特朗普的个人目标与施政节奏,无疑是一种极具投机色彩的操作。
从乌克兰角度看,无论特朗普如何“急于结束战争”,只要克里姆林宫不从所占领土上撤军,泽连斯基政府便不可能接受任何“以牺牲换和平”的协议。而在美乌关系中,泽连斯基也清楚,一旦美国政权轮替,他的政治安全与国家战略都将面临巨大变数。因此,乌克兰对所谓的“普特和平协议”显然不会寄予太多期待。
至于特朗普,他是选择再信一次普京的“画饼”,还是彻底与克宫摊牌,不仅关乎俄乌战事走向,也将直接影响他在竞选中的政治形象。毕竟,面对一个久经谈判战术训练的普京,特朗普若再轻信空头支票,可能就不仅是“吃亏”这么简单了。
总而言之,普京依然是那位在谈判桌上玩转节奏的大师,而特朗普则要在急于兑现竞选承诺的压力下,思考如何不被“饼”画得太大、太美,以至于吞下去后反成负担。第三轮伊斯坦布尔谈判会谈成什么样,也许关键不在俄乌本身,而在普特会之前,谁更会算账。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